她們大學畢業被派到中國工作,每個月工資1500元人民幣。她們不看電影,與家人聯系靠手寫信件;她們不會稱朝鮮半島南部國家為“韓國”,相信那里的人們 生活在水深火熱中。記者還了解到,韓國企業常常從吉林采購人參做原材料,經過加工就使它們搖身變成上等貨,從中獲取高額利潤。
朝鮮女大學生在中國工資每月1500元
在吉林省省會長春期間,當地的李導游一直陪同記者訪問。當被問及這座“北國春城”有什么特色餐館時,他非常熱情地介紹了一家朝鮮餐館。
朝鮮美女在中國
朝鮮美女在中國
這家餐館生意非常火爆,我們提前一天預訂卻還是被安排在最角落的地方。記者看到,這里的服務員全部都是朝鮮女孩,她們身著朝鮮族服裝,漢語說得非常流利,服務態度也很好,與想象中賢惠的朝鮮婦女一樣精明干練。記者與其中一位服務員進行了簡短的交談。
她在這里使用的姓是“金”。據說她今年二十多一點兒,來長春已經兩年了。之前一直在朝鮮國內上學,漢語是來中國后學的。
在交談期間,環球網記者問起小金以后的打算。她表示,在這里工作是3年一換,如果做得好可以待到4年。不過最后還是要回到朝鮮國內,當然回去后國家會幫助解決工作。
在被問及是否覺得中國的經濟發展要比朝鮮好時,她回答說:“這里(長春)的生活條件的確比朝鮮好,但我更想回去。這里不是我的家。”